认知理解

成都孤独症康复机构那些口碑比较好

时间:2021-11-17 来源:未知 作者:育子园


    一、注意力有几个维度


    1.被动注意

    受到环境的刺激时,大脑不去干预,允许环境的力量掌控自己的精神活动,这种类型的注意是原始的、本能的,无需通过努力的,在ADHD儿童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很多儿童只有在看动画片玩游戏时非常专注,但让他专注不感兴趣的任务时就很容易受到干扰或放弃。这样的儿童被动注意并不缺失。而一个儿童一旦连玩游戏都无法专注,在任何时候任何事物上都不能集中注意力,很可能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注意力问题了,会伴有更严重的发展障碍。


    2.主动注意

    只要被思维识别为重要的、值得的和必要的任务,意识就会坚决而持久的专注于该任务,并主动对无关事物进行抑制,即使他对任务不感兴趣。这是种人类特有的注意类型。它带有目标性,并以意志力为驱动。ADHD儿童缺乏意志力,畏难是其普遍特点,所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孩子的主动注意表现糟糕,我们训练提高的的也正是主动注意。


    3.注意稳定

    是指专注持续保持在一件事物上,对无关事物进行抑制,也称注意力集中性。正常儿童注意稳定性强,不容易受到轻微刺激的干扰,即使被干扰也能立刻集中回来。但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容易受到轻微刺激的干扰。


    4.注意转移

    离开正在关注的事物而指向另一件事物的能力,临床表现为活动的选择性。正常儿童注意转移快,但他是主动的选择转移、而注意力缺陷儿童正好相反,他同样注意转移的快,但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而是被动的。


    5.注意分配

    同时将注意力分配在多个任务上的能力,它也是主动的。如果是被动的,就是注意力分散。



    二、ADHD不同类型训练时长


    一般情况下医学诊断将ADHD进行了横向分类:注意力缺陷型、过动/冲动控制障碍型及混合型。其中,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如果比喻大脑是一间屋子,那么专注力就是门。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大脑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信息都无法进入或进入的效率低。主要表现为注意的广度小,注意持续时间短暂,以及主动注意减退,被动注意增强。


    多动障碍顾名思义就是活动过度。多动同样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持续性多动。即在任何场合都有过动的行为。二是环境性(或境遇性)多动,即多动行为仅在某种场合,多数在学校,而在另外场合不会出现。


    另外,还有一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并不多动。他们往往看上去感觉很安静,但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是老师眼中的“聪明但就是不学”的小孩,突出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发呆。长期学习困境易产生自卑、消极心理,出现厌学、逃学、说谎等行为,进而出现抑郁、精神分裂、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大语从训练角度对ADHD进行了纵向分类,即超高智商型、平等智商型和偏低智商型。


    第一类:平等智商型

    主动注意差的儿童,一般情况下智商并不低。1、2年级的学习也不错,但就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高年级后学习成绩很糟糕,做事没有长性,而且还有严重的情绪问题。这类孩子的解决办法是提高他的意志力、自控力,遇到困难不退缩的能力。增加他承受刺激的阈值,从而自动抑制情绪并延长专注时间。这类孩子训练不需要暂停学业,一般需要9个月时间就能消除课堂上的问题。


    ● 第二类:偏弱智商型

    智力发展不均衡,在理解力方面会有弱项。表现为有的科目上课听不懂,或不理解环境的规则,或者心智显得幼稚。例如上课时一旦出现难点他听不明白的时候,会立刻失去学习的兴趣,无聊且自控力弱造成注意力转移,且不能依靠意志力继续专注。一般成年人也会有对关注事物失去兴趣而百无聊赖的时候,但成人具备自控力可以约束自己,孩子不行,尤其自控力弱的孩子更不行,注意力跳跃甚至动来动去就不奇怪了。因此还要提高他的理解力或使理解力均衡,使他的学习能力提高,他就会像看喜欢的动画片一样,无需依靠意志力和自控力去“坚持”,而是自然的持续关注。这类偏重的孩子如果还叠加情绪问题,就要暂停学业进行密集训练,一般需要15-18个月左右才能解决他的问题。


     第三类:超高智商型

    这类儿童的瑞文智商测试通常在140左右,但韦氏智商可能某些维度偏低。他们学习轻松,但永远考不了满分。尽管智商高但往往比较偏激,不承担责任,社交困难,且情绪难以控制。这类孩子是最难训练的,需要平等智商类型的更多时间。


    以上三类训练接受度第次下降,尤其高智商儿童训练最为困难。他们当中很多是阿斯伯格,问题不仅仅是底层能力方面的,还多了一些心理问题。极度的敏感、脆弱、焦虑,这样的内心特质往往使他们的人生在青春期到来时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


    三、ADHD该如何干预


    1、药物

    对于ADHD在临床上一般使用神经类药物进行控制。研究显示,用药儿童中仅有22% 的儿童成人后症状彻底消失,且不能证明其症状消失与用药有关。吃药就像“戴眼镜”,不会治愈,只是缓解。但长期戴眼镜和长期使用神经类药物的副作用当然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尽管吃药利大于弊的结论是确定的,但更适用于那些让家长几乎崩溃的重症大龄儿童,而中、轻度及小童家长对于长期药物治疗往往心存忧虑。


    2、脑电生物反馈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准确的说是一部“脑电波游戏机”。几十年前,生物学家发现大脑有几个固定的频率波段,δ、Θ、α、β和SMR波,和心电图仪原理一样,通过贴在脑门和夹在耳朵上的几个电极作为传感器接收活跃或抑制的脑波信号并转换成数值,这些数值的高低可以反映注意力集中或不集中的状态。脑电反馈治疗时,孩子戴上有电极的头箍并不是为了接收“脑电波游戏机”发射出的物理电波信号刺激大脑,而是用来收集自己的脑电波数值,反馈到电脑屏幕上的游戏中。例如游戏中有一辆汽车,当接受到SMR数值高时,说明孩子的注意力在屏幕和游戏上,程序就将这段高数值对应设定为车进入行驶状态,而当孩子走神时,会检测到SMR数值降低,程序就设定车以停止不动的方式给孩子一个刺激,提示他走神了。孩子接收到“车停了”这个刺激后会再次集中注意力,数值又增加了,车也就继续行驶了。脑电生物反馈是通过游戏增加孩子的兴趣,让“游戏得以继续”作为奖赏刺激,达到调节大脑感觉运动皮层神经活动的目的。此方法对于“单一轻度注意力不集中”有一定效果,即针对没有情绪障碍、行为问题以及语言逻辑和视觉处理问题的,只是那种“上课有些走神”的孩子。


    3、心理干预

    有些家长会因为孩子的情绪控制去求助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无论是直接面对孩子还是通过培训家长教育孩子都往往是徒劳的。因为暴躁、冲动、对立违抗等行为与内心想法无关,而是一个‘阈值’问题,即自身控制力与外界刺激的对抗中哪个更强大。一旦刺激大于自控力,孩子就算明白所有道理,依然会显现难以控制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成人的刺激阈值也是不同的,所谓有人“点火就着”,有认“泰山崩于前不变色”就说的也是自控阈值。


    4、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训练的摆荡、旋转、俯冲等都是被动训练,可对于儿童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产生作用。脑瘫儿童是极度的感统失调者,很适合感统训练。但感统和任何方法一样,有其固有的适用范围,尤其在儿童的主动注意力、情绪控制力和心智能力方面并未涉及。


    近年来,儿童自闭症患病率趋势逐年增长,自闭症作为一种先天性神经性发展障碍对儿童发展有终生性的持续影响,育子园专注于自闭症康复领域服务了万名自闭症儿童,深耕多年,值得信赖。全国免费预约热线:028-86269066




(责任编辑:育子园)